守護百姓冷暖 服務地方發展
——隨州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雷濤做客市政府網在線訪談節目
主持人:關注民生,解讀政策,您關心的“在線訪談”為您解答。大家好!這里是隨州市政府網、隨州新聞網“在線訪談”欄目,我是主持人皓月。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隨州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雷濤同志做客我們的在線訪談節目,在接下來的節目中,雷局長將為大家介紹我市氣象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的相關情況。雷局長,您好,歡迎您!
雷濤: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非常感謝隨州市政府門戶網站、隨州新聞網提供這樣一個和大家交流見面的機會。也非常感謝廣大網友一直以來對氣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主持人:天氣預報,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信息。請雷局長介紹一下氣象部門主要是做什么的?
雷濤:在新中國氣象事業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氣象工作關系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做好氣象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氣象部門的工作除了大家熟知的天氣預報,主要有8方面的法定職責:
。1)制定、實施氣象事業發展規劃;
。2)參與政府氣象防災減災決策;
。3)天氣預報預警的發布和刊播;
。4)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5)重大項目、規劃氣象條件評價和論證;
。6)人工影響天氣、防雷,施放氣球等工作管理和指導;
。7)氣象法規的實施和執法;
。8)氣象知識和氣象法制普及宣傳。
主持人:觀云測天是氣象部門的核心工作,這些年我們做了哪些工作讓觀云測天更加準確呢?
雷濤: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精密監測、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的重要批示精神,主要從兩個方面提升預報水平:
一是優化精密監測設備。建成華中區域首部新一代雙偏振天氣雷達,聯合武漢暴雨所、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和湖北文旅隨州集團,在不同高度布設相控陣氣象雷達、風廓線雷達等國內先進設備,共建大洪山暴雨試驗基地。開展鄉鎮應急補短板建設,全市鄉鎮自動氣象站覆蓋率100%,標準化率100%。
二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實施人才強局和人才優先戰略,氣象人才水平顯著提升,業務科研能力顯著增強。近兩年先后招聘、引進青年人才11人,截至目前,全市氣象部門在編在職職工47人,年齡在35歲以下占60%,本科及以上學歷占94%,高級職稱6人,在事業人員中占比20%。先后5人獲評市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入選湖北省氣象高層次人才。
主持人:地方經濟發展離不開氣象服務。我們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上有哪些典型做法?
雷濤:我們立足氣象主責主業和隨州實際,主要從趨利和避害兩個方面開展氣象服務。
在“趨利”方面: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向“農工旅”三大產業實施“氣象+”全方位賦能行動,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推動“氣象+”賦能鄉村振興。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聯合華農大、農業農村局聯合打造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開展香菇、香稻、泡泡青等特色產品全鏈條氣象服務。積極參與中部區域人工影響天氣湖北基地建設,基于作業飛機、高山煙爐、固定炮點、流動作業車,構建立體人影作業體系,開發空中云水資源護航農業生產。
二是推動“氣象+”賦能新能源。2016年以來,市氣象局為華潤、華能等公司提供新能源風功率預測服務和基于位置的運維氣象保障服務,為發電場(站)獲得持續穩定的發電效益提供了保障;提供暴雨、雷電等氣象災害鑒定評估服務,為新能源公司保險理賠提供科學依據。
三是推動“氣象+”賦能文旅產業。在共建大洪山暴雨試驗基地的基礎上,開發云海雨霧等氣象景觀和花期黃葉等物候景觀預報,推動“中國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品牌創建。聯合打造湖北首個以氣象為特色的科普研學基地和氣象公園,以氣象科技賦能文旅產業發展,共同探索“氣象+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之路,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在避害方面:通過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科普,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一是推動隨州智慧氣象服務系統落地應用。該系統實現了監測數據“分鐘級更新”、天氣演變“智能跟蹤”、重要信息“靶向推送”,今年汛期部署到46個鄉鎮和水利、水文、地質等部門,在今年的幾次大暴雨中為1300余人提前轉移提供科學支撐。
二是推動全域氣象科普。創新打造“G0722氣象先行號”科普直通車,設置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部隊六個直通車“站點”,通過基地、媒體、人才、活動等方面建設,形成“全地域覆蓋、全媒體融入、全行業共建、全社會參與”的全域氣象科普工作新格局。一批科普基地獲得國家、省、市級科普教育基地稱號,一人被省政府評為“氣象科普先進工作者”。
主持人:今年,隨州獲得“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的稱號,請問雷局長,我們氣象部門做了哪些工作?這張名片可以給隨州帶來什么?
雷濤: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縣)是國家氣候標志,爭創國家級氣候宜居品牌,旨在充分挖掘并發揮地方氣候資源優勢,助推美麗中國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氣象部門服務民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氣象部門主要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配合地方政府,爭取上級氣象部門支持。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國氣候宜居城市”創建工作,市氣象局在市領導帶領下,多次前往中國氣象局、省氣象局,爭取支持隨州創建。
另一方面加強部門溝通,為申報創建創造便利條件。市氣象局加強與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保局、市水利和湖泊局等10余個部門協作共創,完成評估資料收集與準備。
2021年5月,隨州市政府向國家氣候中心提交“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申報書。12月10日,隨州被認定為“中國氣候宜居城市”,成為我省第三個、也是鄂北區域第一個創建成功的城市。
“中國氣候宜居城市”這張國家級“金名片”,其重要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
有效彰顯我市良好的生態氣候環境。有利于本地特色氣候資源持續開發,我市良好的生態氣候環境有力彰顯,進一步提升了隨州知名度和城市影響力。
有助于推動我市生態旅游產業發展。高質量地發掘氣候旅游資源,有利于完善全域旅游格局、豐富旅游業態,促進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持續提升我市旅游品牌效應。
對美麗城市建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從氣候方面對城市“宜居性”進行權威評定認可,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魅力和提升人民生活質量。
主持人:這些年,我們氣象部門塑造了哪些富有成效的工作品牌?
雷濤:近年來,氣象部門主要圍繞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提升基層臺站防災減災服務能力兩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打造市縣一體“三朵云”黨建品牌。2019年7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機關黨建工作才能找到準確定位。經過近幾年實踐和探索,以“紅色黨建引,藍色氣象發力,服務綠色發展”為融合路徑,形成了“擎云”、“翔云”和“耕云”市縣一體各具特色的“三朵云”黨建與業務融合品牌體系!叭湓啤眱A心織就紅藍綠“三色錦”,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雙提升,助推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為隨州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氣象智慧和力量。2022年,隨州市氣象局機關黨支部先后獲得“全國氣象部門先進基層黨組織”、隨州市“紅旗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二是打造“全省強基工程示范單位”。廣水氣象局完成國家氣象觀測站、氣象災害預警中心等基礎設施提檔,推動氣象業務平臺氣象科普基地等服務能力升級,實現全省倒數到全省領先的華麗轉身,獲評全省“強基工程示范單位”;隨縣氣象災害預警中心建設進入尾聲,國家氣象觀測站建設穩步推進,各項工作高位推進,力爭“建成即示范”。
主持人:當前,全市上下正在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我們氣象部門將從哪些方面推動精神落地落實,更好地造福人民?
雷濤:黨的二十大報告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我們要對標《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要求,將氣象現代化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以氣象高質量發展助力隨州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
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提升氣象服務供給能力。加速大洪山暴雨科學試驗基地和大洪山氣象公園建設,組建鄂北新能源氣象服務聯盟和鄂北生態氣象服務創新團隊,打造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完善“揭榜掛帥”制度和“五有”考核標準等氣象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落實“十四五”規劃重點任務落地。
堅持需求牽引,堅決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科學加密氣象探測設施優化觀測布局,推廣應用全國首個面向鄉鎮暴雨應用場景的地市級智慧氣象服務系統,以“三大行動”推進全域氣象科普,以“六個一體化”統籌推進市縣協調發展。
堅持多方協同,為鄂北生態屏障貢獻氣象力量。通過“中國氣候宜居城市”、“中國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品牌創建,探索氣候生態產品產業價值實現機制;聯合打造“星—地—空”立體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繼續探索“氣象+文旅”、“氣象+水庫群”等融合發展模式,賦能地方行業領域發展。
主持人:通過雷局長的介紹,我們對隨州市氣象局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認識和了解,氣象工作與我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守護百姓冷暖,服務地方發展,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感謝雷局長做客我們的在線訪談節目。
雷濤:感謝主持人,感謝各位網友對市氣象局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訪談就要跟大家說再見了,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我們下期節目再見!